新华社石家庄8月31日电(记者赵鸿宇)日前,河北中北部降雨较多,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,南部区域相对干旱,这些因素对玉米等秋粮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。为此,河北分区域、分灾情、分作物,采取针对性措施,努力实现受灾地区少减产,无灾地区多增产,千方百计夺取秋粮丰收。
“强降雨导致全县多亩农田受灾、绝产。”河北省阜平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李双成说,全县及时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,抢排积水,加快农业保险理赔进度,引导农户积极补种。
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,河北已准备绿豆、荞麦、短生育期叶菜等救灾种子160多万公斤,能满足60多万亩土地的补种需求。阜平县大道村村民顾廷章说,她种植的3亩玉米有1亩绝产,保险公司很快进行了理赔,让她收回了成本,目前她在绝产地块抢种白菜,长势良好。

据悉,为应对不利天气,河北组织党员干部、农技专家下沉一线,开展农技指导工作,尽可能帮助受灾群众挽回损失。在邯郸、邢台等有效降水较少的区域,农业部门牵头,调度水利工程,开展人工增雨,协调电力部门保障抗旱用电。
国网馆陶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王晓博说,部分乡村的机井大部分时间都在运行,为防止出现故障,他们每天用无人机、红外测温仪等设备对涉农线路、设备进行巡视,并备齐易损件,利用晚间进行维护。
河北省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,产量约占六成,秋粮丰收事关全年粮食生产稳定。河北在未受灾区域积极开展秋季田间管理,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和单产提升技术等措施。
“现在是秋粮生长关键期,我通过无人机对玉米进行了‘一喷多促’作业,目前玉米籽粒饱满,长势比往年还好。”邢台市南和区史召乡胡佃村种粮大户胡凤巧说,今年她们这里气候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,县里农技专家还经常手把手指导,让她流转的900多亩农田今年几乎没有发生病虫害。

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河北有69个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,春玉米种植密度每亩较常年增加300至700株,夏玉米种植密度每亩较常年增加600至800株,未受灾区域玉米总体长势较好,具备丰产基础。近期河北将继续加强秋季田间管理,抓实抓细各项举措,全力以赴守护秋粮丰收。